1.2GW 大尺寸半片超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

) 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号召,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2020 9 月,中国国家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10 月,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首次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写入发展规划;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 2021 年重点任务,要求“抓紧制定 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在“碳中和、碳达峰”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在发电结构中的占比不断提升,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低碳能源形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与扶持。2020 9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将“光伏、风电、智能电网、微电网、分布式能源、新型储能”等列入鼓励类;2021 1 月,国家发改委出台《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指出要“强化和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实施‘十1.2GW 大尺寸半片超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推进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及氢能等清洁能源发展,提高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太阳能电池生产环节是光伏产业链中实现光电转换的核心环节,太阳能电池片作为光伏整机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终端产品的发电效率、发电量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因此,进一步加快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着力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电池转换效率、提升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对于加速光伏“平价上网”进程,促进光伏行业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项目的实施,符合我国光伏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以及“碳中和、碳达峰”的政策要求,将进一步促进国内新一代超高效 HJT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产品的推广使用,对于推动我国光伏发电领域相关设备、原材料等配套行业的技术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加快推进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把握光伏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契机,提升公司综合盈利能力当前全球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但由于成本居高不下,很难实现与其它发电方式进行价格竞争,其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障碍。为了促进太阳能产业的发展,过去十多年来,我国一直采取光伏补贴的政策进行扶持。要保证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实现平价上网是光伏产业发展的唯一选择。目前市场上高效光伏电池的主流产品是 PERC/PERC+,但效率挖掘潜能正逐步接近极限,因此光伏发电长期存在的的降本需求正驱动电池片向更高效率技术迭代。随着电池环节技术的快速进步,N 型电池开始受到业内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在各类 N 型电池中,异质结电池(HJT)具有转换效率高、低功衰、工艺简单且降本路线清晰等显著优势。异质结电池的优势特性契合了光伏产业发展的规律,是最有潜力的下一代电池技术。本项目规划实现年产 1.2GW 大尺寸半片超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能目标,符合光伏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及平价上网的要求,有助于公司把握光伏产业转型的发展机遇,通过积极布局异质结电池业务,实现提质降本增效,增强11 / 491.2GW 大尺寸半片超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公司综合盈利能力,为公司未来进一步抢占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组件市场份额奠定坚实基础。() 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业务布局,拓展新的业绩增长点本次自有资金建设 1.2GW 大尺寸半片超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是公司在巩固传统优势业务的基础上,实现业务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通过积极布局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等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产品,有效优化现有产品结构,拓展新的业绩增长点,实现提质降本增效。通过多元化经营战略,提升公司光伏产业链各业务的的协同效应,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和综合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提高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现有生产设备运行条件和生产工艺流程来看,虽然公司一直注重对产品生产设备的更新迭代与升级,但受限于投入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水平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本项目实施后,通过新建先进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线,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将先进的制造设备、生产工艺工法融入到产品生产当中,全面实现精益化生产,从而进一步增强公司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充分发挥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为未来公司业务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