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第四小学水保方案

  • 上传用户: err
  • 文件类型:pdf
  • 资料大小:798.16kb
  • 上传时间:2021-10-18
  • 标签:设施设备,场地硬化,综合管网,消防水池,教学楼,
1)项目建设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城镇化规模的快速推进,加之农村人
口不断涌入和国家对二孩政策的放开,适龄儿童进入县城学校人数及比例也逐年
呈增加上升的趋势,县城原有的三所小学由于学位紧缺已无法满足家长的入学需
求,大班额现象严重,县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与人民对接受高质量教育和“上好
学”的渴求的矛盾日益凸显。为进一步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切实逐
步解决“入校难、学位紧缺、大班额”等突出问题,在县城新建第四小学就显得
尤为迫切。同时,该项目建成后可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
为瓜州县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该项目的建设
是必要的。
2)项目简况
项目名称:瓜州县第四小学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瓜州县南市街北侧,长乐路(景晟大酒店)东侧,张
芝路(宏达驾校)西侧。四至坐标为:E95°4744.32" W40°30' 51.63"E95°
4743.36" W41°30' 46.90"E95°4749.94" W40°3046.04"E95°47
49.86" W40°30' 51.73"
建设内容及规模:新建四层教学楼一幢,框架结构,建筑面积 4999.12m2
新建门房一间,框架结构,建筑面积 44m2;完成室外附属工程建设,主要包括:
运动场地、大门、围墙、道路、场地硬化及绿化、综合管网、消防水池及水泵房
等;以及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购置。
项目占地:项目占地面积 2.381837hm2,全部为永久占地。
本项目土石方开挖 6889m3、土石方回填 10834m3,外购土方 3945m3
项目建设投资:项目总投资 3180.89 万元,土建工程投资 3110.02 万元,资
金来源为中央预算内投资。
建设工期:该项目 2021 9 月初开工建设,2022 5 月中旬建成,建设总
1.综合说明瓜州县楠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
工期 255 天。
项目不占用居住地和专项设施,无拆迁安置。
1.1.2 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2021 4 20 日,瓜州县发展和改革局以《瓜州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瓜州
县第四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瓜发改项发【
202119 号)文
件对本项目进行了批复:
2021 7 8 日,瓜州县自然资源局下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建设用
地划拨决定书》(编号:GZHB2021-13
2021 7 14 日,瓜州县自然资源局下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建设用
地规划许可证》(地字第 620922202100048 号);
2021 7 18 日,瓜州县自然资源局下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项目用
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用字第 620922202100010 号);
2021 9 15 日,瓜州县第四小学项目建设指挥部委托瓜州县楠盛工程有
限责任公司编制瓜州县第四小学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公司依照水土保持有关
法律法规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完成了《瓜
州县第四小学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目前该项目正在建设中。
1.1.3 自然简况
1)地形地貌
项目区位于瓜州县县城东郊,隶属于瓜州县渊泉镇,属戈壁荒滩,地形为疏
勒河洪积冲积平原,向南临十工山 12km,向北至石板墩山 42km,东西呈狭长地
带。项目区地势平坦,海拔 1177.8m,地貌为戈壁平原,地表为少量素填土和戈
壁圆砾石,主要由圆砾、砂子、粉土等组成,主要植物有芨芨草、白刺、沙蒿。
2)地质构造
拟建项目在勘探深度内的底层主要为第四纪沉积物,现将底层分布特征描述
如下:
素填土(Q4ml)(Q4ml)浅灰、青灰色,松散。主要由圆砾、砂及粉土组
1.综合说明瓜州县楠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3
成,厚度 0.8-1.2m
圆砾(Q4al+pl):浅灰、青灰色,稍密-中密,母岩成分以火山岩、变质岩
及砂岩等岩石碎屑为主,粒径般 2-30mm, 大者 50mm, 粒径大于 2mm 的颗粒含量
约占总量的 71.49-83.33%,颗粒多呈圆一次圆状,中租砂充填。局部夹 30-40m
厚的中细砂及砾砂薄层或透镜体。在水平向上分布较均匀;在垂向上上部砾石颗
粒较粗,级配差,下部相对偏细且均匀。该层在场地内分布连续、稳定,顶板埋
0.8-1.2m, 最大揭露厚度 11.5m(未揭穿)
(3)水文条件;
根据 1: 20 万区域水文地质报告,勘察区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
潜水,本场地地下水位深度> 15.0m,本次勘察在勘探深度内未揭露到地下水位,
可不考虑地下水对拟建建筑物的影响。
(4)地震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2016 年版]和《中国地震动参数
区划图》(GB 1806-2015);本场地属瓜州县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地震动峰值加
速度为 0.15g,反应谱特征周期 0.45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5)气象
据安西(瓜州)气象站(
19852014 年)多年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
9.3ºC,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42.1ºC(发生在 2005 7 15 日),极端最低气温-29ºC
(发生在 2010 12 30 日),年平均降水量 49.2mm,年平均蒸发量 2484.5mm
多年平均干早指数为 35.2,属极端干旱县,多年平均气温 8.8C,极端最高气温
42.8"C,极端最低气温-29.3°C,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3240.8h 左右,多年平均
无霜期 210d,最大冻土深 146cm。多年平均年均风速 2.7m/s, 最大风速 26.2m/s
8 级以上大风年均 71d,最多年份达 105d
(6)土壤
项目区土壤主要以戈壁砂砾土为主,地表中粗砂层厚度较小,常夹有小砾石,
基层为圆砾层和卵石层,表面是因风蚀而形成砾面,土壤质地疏松,物理粘粒少、
透水性强、持水力低、有机质及养分贫乏,呈微碱性,抗蚀性弱。根据《建筑抗
震设计规范》(51002012)0) [2016 年版]4.1.1 的规定,本场地为建筑抗震一般
地段。
1.综合说明瓜州县楠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4
(7)植被
项目区植被类型属干早荒漠草原植被,覆盖度约为 5%;天然植被有芨芨草、
白刺、沙蒿等,人工栽培树种主要有柳树、青海云杉、梨、杏等。
(8)其他
本项目位于瓜州县南市街北侧,长乐路(景晟大酒店)东侧,张芝路(宏达
驾校)西侧。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项目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水功能一
级区的保护区和保留区、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 风景名胜区、
地质公园、森林公园、重要湿地以及人文古迹等敏感地区。
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公
告》(甘政发[2016]59 ),并结合《甘肃省水土保持区划》、《甘肃省水土流
失 防治规划》等资料,以及项目区地表物质组成特征和植被覆盖度,依据《土
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 2007)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GB/T50434-2018 ),项目区处于轻度风蚀区,水土流失类型以风蚀为主,土壤侵
蚀模数范围在 2500tkm2.a ~ 3000tkm2.a 之间,经综合分析确定项目区土壤侵蚀模
数为 2500t/km2.a,容许土壤流失量 1500/km2.a
1.2 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39 )
2)《甘肃省水土保持条例》(
2012 8 10 日,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公告第 64 号)
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
2017 12 22
日,水利部令第 49 号修改)
4)水利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管的意见
2019 5 31 日,水保【
2019160 号)
5)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文件编写和印制格
式规定(试行)的通知(
2018 7 12 日,办水保【
2018135 号)
1.综合说明瓜州县楠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5
1.2.2 技术标准
1)《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
2)《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504342018)
3)《酒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划定市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
理区的公告》(酒政办发【
2020107 号)
4)《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SL1902007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
6)《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测算导则》(
SL7732018
7)《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510182014
8)《甘肃省水土保持补偿费收费标准》(甘发改收费【
2017590 )
9)《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
10)《生产建设项目自主验收规程》(办水保【
2018133 号)
11)《甘肃省水土保持区划》(甘肃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编)
12)《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
1.2.3 技术资料
1)《瓜州县第四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设计水平年
本项目为建设项目,于 2021 9 月施工准备,计划于 2022 5 月中旬完工,
总工期 255 天,设计水平年为主体工程完工后的当年或第二年,本方案取 2022
年。
1.4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本阶段防治责任范围的界定范围依据和方法按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
术标准》(GB504332018)的规定执行。包括建构筑工程区、场地道路硬化区
和绿化区等 3 个区域,经计算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 2.441837hm2,均为项目建
设区,全部为永久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