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县五峰镇镇区大道、经二路道路扩建及 镇区停车场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 上传用户: err
  • 文件类型:pdf
  • 资料大小:2.05M
  • 上传时间:2021-09-17
  • 标签:城乡互补,道路扩建,停车场,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美丽城镇不仅是城镇环境整治的升级版,还是城镇高质量发展的现代版,其
根本任务是是做好服务城市、带动乡村,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共同繁荣的
新型城乡关系。
美丽城镇是打造具备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和治理美的功能。美
丽城镇的建设将实施设施、服务、产业、品质、治理五大提升行动,从而实现全
方位美丽。
随着人们出游观念的转变,集休闲与求知于一体的旅游度假方式已成为新的
时尚。近年来,国家进一步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藏区发展和全省“十
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新型城镇化的顺利实施,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
基础设施建设均取得长足进步。2014年,省委省政府批准实施《青海省美丽城镇
建设实施指导意见》及其实施方案,计划将位于重点交通沿线、重点旅游景区和
旅游公路沿线的80个小城镇打造为体现时代风貌、历史记忆、地域文化和民族特
色、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丽城镇。同时结合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青海省美丽城镇(乡)建设工作方案(2019—2025年)的通知,重要乡镇提升改
造势在必行。五峰镇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县境西部,距县府驻地12千米,是青海
省重点打造的美丽城镇之一。但是,由于五峰镇财政能力有限,历年来对五峰镇
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十分有限,加上规划执行不力、城镇管理水平低等多方
面原因,五峰镇镇区建筑风格凌乱,商住功能混乱,存在严重的私搭乱盖等问题,
不仅影响城镇居民生活环境,而且严重影响镇内的旅游线路--五峰大道。
本次项目的建设可以有效的改善互助县五峰镇的整体环境,解决城镇建筑风
格凌乱的现象,为当地居民提供干净、整齐、舒适的生活环境,创造良好的旅游
和投资环境。
1.1.2项目基本情况
一、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名称:互助县五峰镇镇区大道、经二路道路扩建及镇区停车场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互助土族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1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互助县五峰镇镇区大道、经二路道路扩建及镇区停车场建设项目
位于互助县五峰镇镇区。
五峰大道:五峰大道起点为五峰镇入口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01°50'54.65",
北纬36°52'28.86"。终点位于与S102交汇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01°51'30.18",
北纬36°52'39.39",项目周边有城镇道路贯穿,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经二路:经二路起点地理坐标为:东经101°51'8.84",北纬36°52'43.56",
终点位于与S102交汇处,终点地理坐标为:东经101°51'12.59",北纬36°
52'29.71"。项目周边有城镇村道路贯穿,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镇区停车场:本次项目镇区停车场建设地点位于经二路终点处,靠近S102
道路,停车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1°51'9.75",北纬36°52'29.32"。项目
周边有城镇道路贯穿,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工程规模:项目位于互助县五峰镇,主要建设内容为:
(1)镇区大道:五峰大道为城市主干道,本次改造镇域内0.97km,红线宽
度为22m(3m人行道+16m车行道+3m人行道),并配套建设绿化带,照明及雨、污
水管网等附属设施。其中雨水管道1521m,污水管道1055m,路灯72盏。
(2)经二路:经二路为城市支路,长度为454.694m,道路红线宽度为12m
(2.5m人行道+7m车行道+2.5m人行道),并配套建设照明及雨、污水管网等附属
设施,其中雨水管道901m,污水管道560m,路灯12盏。
(3)停车场:新建停车场5572m2,沥青混凝土路面。
工程投资:工程总投资为2567万元,其中土建投资为2191.48万元。
资金来源:海东市2020年省级预算内美丽城镇资金2334万元,其余为县级配
套资金。
工程工期:工程于2020年12月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12月完成建设。总工期
为1年。
二、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1)主体设计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2020年5月,由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互助
县五峰镇镇区大道、经二路道路扩建及镇区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并于2020年5月取得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东发改投资【2020】529号。
2020年9月,由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互助
县五峰镇镇区大道、经二路道路扩建及镇区停车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并
于2020年9月取得初步设计方案批复,东建监【2020】346号。
2)水保方案编制工作进展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2021年8月,
受互助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委托,青海沛恒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担了《互助县
五峰镇镇区大道、经二路道路扩建及镇区停车场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的编制任务,根据有关规定,方案编制技术人员通过现场调查和项目的特点,在
对工程现场进行实地踏察和相关的资料与图件收集的基础上,2020年9月编制完
成了《互助县五峰镇镇区大道、经二路道路扩建及镇区停车场建设项目水土保持
方案报告表》。
1.2.3技术规范与标准
1、《防洪标准》(GB50201-2014);
2、《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
3、《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50434-2018);
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2008);
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
6、《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
7、《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15);
8、《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
1.2.4技术文件及资料
1、《互助县五峰镇镇区大道道路、经二路道路扩建及五峰停车场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
42、《互助县五峰镇镇区大道道路、经二路道路扩建及五峰停车场建设项目
初步设计方案》及批复;
3、《青海地理》青海人民出版社,张忠孝编;
4、《青海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
5、《青海省统计年鉴》(2020年)。
1.3 设计水平年
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的规定,项目水
土保持方案设计水平年为主体工程完工后的当年或后一年,本方案设计水平年确
定为2022年。
1.4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依据《生
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的规定,结合本工程总体布局
及项目特点,确定本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镇区大道、经二路、镇区停
车场,占地性质均为永久征地。确定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3.23hm2
1.5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1.5.1执行标准等级
根据《全国水土保持区划(试行)》,项目区属于西北黄土高原区-甘宁青
山地丘陵沟壑区-青东甘南丘陵沟壑蓄水保土区。根据《青海省水土保持规划
(2016 年—2030 年)》,项目区属于甘青宁黄土丘陵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
区。
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50434-2018)中规定,项目
区水土流失目标执行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防治一级标准。
1.5.2防治目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GB/T50434-2018),结合项目建设特点,应积极合理地配置各项水土流失防治
措施。通过布设有针对性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临时措施,使工程建设过程中新
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原有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减少因新增水土流失造
成的危害,恢复和保护工程建设区及周边地区水土保持设施,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56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工程特点和项目区所处区域的自然环
境。根据《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
成果》,本工程属于甘青宁黄土丘陵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50434-2018)中规定,项目
区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确定本项目应执行西北黄土高原区建设生
产类项目水土流失防治一级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二十四
条规定,“生产建设项目选址、选线应当避让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和重点治理区,
无法避让的应当提高防治标准。”运行期新增扰动范围的防治指标值不应低于施
工期指标值,其他区域不应低于设计水平年指标值。本工程属于甘青宁黄土丘陵
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无法避让,确定在一级标准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各项
指标。
(1)水土流失治理度:项目区属半干旱区,处于国家级重点治理区和生态
环境脆弱区,且本项目处于城镇范围内,工程建设完成后水土流失基本将得到治
理,故水土流失治理度提高到97%。
(2)土壤流失控制比:土壤流失控制比在轻度侵蚀为主的区域不应小于1,
中度以上侵蚀为主的区域可降低0.1-0.2;根据占地类型为城镇村道路用地和现
状情况调查了解,因此设计水平年土壤流失控制比提高0.2个百分点,调整至1。
(3)渣土防护率(%):项目区地貌为平地区,且位于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
防治区,并处于城镇范围内,因此,渣土防护率提高到96%。
(4)表土保护率(%):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本次道路工程主体工程已经全
部建设完成,根据调查,主体工程建设前期对项目占地范围内的表土资源未进行
单独的剥离,因此本方案对表土保护率不做防治要求。
(5)林草植被恢复率:本次项目由于平面布置的局限性,结合实际占地范
围内林草植被面积及可恢复林草植被面积,本次项目在可恢复林草植被面积内已
全部设计植被绿化,因此,本项目林草植被恢复率提高2个百分点,调整至97%。
(6)林草覆盖率:本次项目由于平面布置的局限性,结合主体设计林草植
被面积,因此,结合主体设计绿化率,确定林草林草恢复率为6%。
1.6项目组成及工程布置
1.6.1工程总体布置
1、平面布置
五峰大道全线共设置4处圆曲线,半径分别为300m、650m、150m和200m,圆
曲线半径小于500时,应设置缓和曲线,本次在300m、150m和200m处设置缓和曲
线,长度35m。圆曲线线形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经二路全线共设置5处圆曲线,圆曲线最小长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2、纵向布置
根据上位规划、路基高度及宽度、设计路面结构厚度综合考虑,进行纵断面
设计。
本次工程道路纵断面基本与原地形走势一致,充分考虑线形指标和填挖的平
衡,根据规划、现状等相关内容及《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本次工程道路最
大纵坡可控制为6%。主要道路相交路口纵坡控制在2.5%,次要道路相交路口控制
在3%。
3、横断面布置
五峰大道:采用一块板,路基横断面型式为:3m(人行道)+16m(车行道)+
3m(人行道),总宽度22m。路面横坡度车行道横坡为1.5%,路供采用直线路供,
人行道横坡为2.0%,坡向向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