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城县乡村振兴发展项目-伯西热克乡防渗 渠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 上传用户: err
  • 文件类型:pdf
  • 资料大小:8.48M
  • 上传时间:2021-09-16
  • 标签:乡村振兴,发展项目,伯西热克乡,防渗渠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①工程建设是灌区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
灌区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干旱、少雨的气候特点,使灌区农业生产完
全依赖于灌溉。随着上游灌区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发展及配套水利工程的建设,
整个灌区用水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该村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实施
节水农业对渠道进行防渗是非常必要的。
②是当地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灌区效益提高的有效途径
项目区地处南疆喀什地区叶城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灌区经济不发达。
近年来,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农业、农村、农民”
三农问题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从中央到地方均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灌区人
民群众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受灌区系统老化、配套设施不完善、季节性缺水突出
导致灌水不及时、不充分、水管体制等的影响,农民致富的步伐落后于其他地区。
通过渠道防渗节水改造,真正实现“二改一提高”(“二改”即水利工程改造和
灌区水管体制改革,“一提高”即实现灌区经济效益的提高),为灌区农业经济
发展,增加灌区农民的收入,解决灌区内涉水事务纠纷,实现灌区可持续发展。
③是提高灌区水资源的利用率的需要
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
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不
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
个维护”,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人
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之以恒抓好脱贫攻坚和促进就业两件大事,全面巩固拓
展脱贫攻坚成果。要着力保持政策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
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要着力落实精准措施,突出发展产业
带动就业增收,做好贫困人口稳岗就业,深化消费扶贫,加快巩固提升项目建设,
带动脱贫攻坚提质增效。要着力加强监测预警,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制
度机制,用好防风险基金,抓好问题整改,落实动态帮扶,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1 综合说明
2
历史检验。要着力增强内生动力,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着重增强内生发
展动力和发展活力,确保脱贫后能发展、可持续。要着力推进有机衔接,推动减
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解决相对贫困的
长效机制,推动贫困地区走向全面振兴。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
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
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抓紧抓实常态化防控,紧贴民生推动高质
量发展,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保持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长期稳
定,圆满收官“十三五”,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推
动新时代新疆工作再上新台阶。
叶城县争取了一部分援疆资金,对伯西热克乡的水利基础设施进行改建,提
高农民灌水保证率,增加农业产量,以提高农民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④工程建设是维护边疆地区社会安定团结、政治稳定的需要。
叶城县为少数民族集中地区,各民族的团结、社会稳定是关系社会安定团结
的大局,改造灌区基础设施建设,可极大地改善农牧业生产基础条件,推动乡镇
企业的发展,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收入,提高经济文化生活水平,对地区的
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改善伯西热克乡的农业灌溉条件,促进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振兴
乡村巩固、发展脱贫攻坚成果。因此本工程的实施是十分必要和非常迫切的,应
早日动工,早日受益。
2、项目概况
叶城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西南边境,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西
南缘。行政区划隶属于喀什地区,灌区属叶尔羌河流域灌区,为荒漠绿洲灌溉农
业。叶尔羌河流域东邻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连布古里、托乎拉克沙漠,南以喀
喇昆仑山为屏障,北接天山山麓,平原绿洲总面积为 1.46 km2,提孜那甫河
是叶尔羌河的山外支流,位于新疆西南部,塔里木盆地西南缘,流域介于地理坐
标为东经地处北纬 35°28′~38°34′,东经 76°08′~78°30′之间,流域
东邻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及和田地区的皮山县喀拉喀什河流域,西与叶尔羌河毗邻,
南以喀拉昆仑山为屏障,北与喀什地区的麦盖提县接壤。本次工程实施地点为伯
西热克乡乡政府东侧沿国道边。1 综合说明
3
建设任务是对 1.54km 渠道进行防渗改造设计,对渠道沿线渠系建筑物进行
配套设计。渠道沿线改造渠系建筑物 8 座。渠道设计流量为 0.32~1.54m3 /s,灌溉
渠道 5 级工程,渠道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定为 20 年,渠系建筑物合理使用年限为
30 年。改善灌溉面积 2.6 万亩,灌溉设计标准为灌溉保证率 75%,灌溉水利用系
0.65
项目建设总占地面积 1.88hm²,其中永久占地 1.29hm²,临时占地 0.59hm²
占地类型均为水利设施用地和荒地,行政区属于叶城县。本项目土石方主要产生
于施工期渠道工程区土方开挖回填和砂石料场区取用。工程施工期开挖土石方
0.68 ,回填 0.12 ,弃土平整 0.56m³(弃土在渠道后边坡)。
工程总投资为 200 万元,土建投资 145.12 万元,资金来源为援疆资金。项
目于 2021 8 月开始施工,计划于 2021 10 月完工,总工期 3 个月。
1.1.2 项目前期工作情况进展
1)项目前期工作情况
2021 2 21 日,第 18 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
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
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
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文件指出:
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设立衔接过渡期,持续巩固
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
扶。在西部地区脱贫县中确定一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集中支持。支持各地
自主选择部分脱贫县作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
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
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
市县乡抓落实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将脱贫攻坚工作中形成的组织推动、要素保
障、政策支持、协作帮扶、考核督导等工作机制,根据实际需要运用到推进乡村
振兴,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省、市、
县级党委要定期研究乡村振兴工作。县委书记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
上。本工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
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
契机,以“三对标、一规划”专项行动为抓手,明确“十四五”水利建设工作任1 综合说明
4
务,以水利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为主线,高标准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持续规范水
利建设市场秩序,大力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切实保障水利工程质量安全,
实现“十四五”水利工程建设工作良好开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 100 周年。
南京瑞迪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于 2021 5 月完成了本项目实施方案报告和施
工图。
2)方案设计阶段
按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 50433-2018)的有关要求,
方案编制的内容和深度与主体工程所处的阶段相适应,结合主体工程设计深度和
工程实际情况,本项目主体工程处于实施方案阶段,确定本方案编制深度为实施
方案深度。
3)方案编制情况
2021 5 月,叶城县伯西热克乡人民政府委托乌鲁木齐诚汇合鑫工程设计
有限公司承担《叶城县乡村振兴发展项目-伯西热克乡防渗渠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报告表》的编制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立即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工程设计资
料进行认真分析,在对项目区进行了详细调研和现场踏勘的基础上,按照开发建
设项目相关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及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于
2021 6 月编制完成了《叶城县乡村振兴发展项目-伯西热克乡防渗渠项目水土
保持方案报告表(送审稿)》,并通过了专家审查,审查修改后完成了《叶城县
乡村振兴发展项目-伯西热克乡防渗渠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报批稿)》,
现报送叶城县水利局。
1.1.3 自然简况
叶城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西南边境,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西
南缘。行政区划隶属于喀什地区,灌区属叶尔羌河流域灌区,为荒漠绿洲灌溉农
业。叶尔羌河流域东邻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连布古里、托乎拉克沙漠,南以喀
喇昆仑山为屏障,北接天山山麓,平原绿洲总面积为 1.46 km2,提孜那甫河
是叶尔羌河的山外支流,位于新疆西南部,塔里木盆地西南缘,流域介于地理坐
标为东经地处北纬 35°28′~38°34′,东经 76°08′~78°30 ′之间,流域
东邻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及和田地区的皮山县喀拉喀什河流域,西与叶尔羌河毗邻,
南以喀拉昆仑山为屏障,北与喀什地区的麦盖提县接壤。本次伯西热克乡防渗渠
建设项目建设位置为伯西热克乡乡政府东侧沿 G219 公路南侧。1 综合说明
5
根据叶城县气象站资料记载:叶城县全年平均气温为 11.2℃,一月平均气温
-6.1℃;七月平均气温为 24.5℃,无霜期长,达到 242 天,年平均降水量为 58mm
年日照时间为 2804 小时;沙尘有 12 天,浮尘天气有 70 天。
项目区地带性土壤主要为棕漠土,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区土壤类型较简单,
主要类型为灌溉棕漠土,肥力不高,可合理利用,提高肥力;项目区的荒漠旱生
植物种类十分贫乏,群落稀疏,植被类型简单,项目区现状种植作物为沙棘林地,
野生植物主要有梭梭、骆驼刺等,覆盖率不高。
根据项目区地表植被、土壤状况、气象等资料综合分析项目区环境状况,同
时结合《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判断项目区内属于轻度风力侵
蚀、轻度水力侵蚀区。原生土壤侵蚀模数为 1000t/km2 ·a。根据《生产发建设项
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确定土壤允许侵蚀模数 1000t/km2 ·a
本项目建设区不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功能一级保护区,工程建设区内
无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点和国家及地方文物古迹保护单位。项目区范围内无自
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重要湿地及生态敏感区等
限制项目建设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