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县中心城区道路系统专项规划(2014-2030)

  • 上传用户: 上上谦
  • 文件类型:doc
  • 资料大小:3.05M
  • 上传时间:2021-05-28



第1章 总则

第一条 规划内容

1、现状分析与评价:分析城市内部道路网络结构、道路网运行状况,分析城市现状对外道路交通设施及运行状况。

2、城市交通需求预测:预测城市未来交通总量、交通分布和交通方式结构。

3、对外衔接道路规划:分析城市周边高速公路网布局和公路布局,确定对外衔接城市道路。

4、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城市道路网络结构规划,分骨架路网和干道网、支路网规划城市道路网络,城市主要断面红线和主要断面型式规划。

5、道路交叉口规划:确定交叉口的主要型式,立体交叉确定范围,确定主要交叉口类型的渠化建议。

6、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步行交通设施规划和非机动车交通设施规划。

7、道路竖向规划:合理控制道路交叉口高程,使城市道路满足排水要求,形成系统,指导下一步施工图设计。

8、近期建设规划:确定建设项目内容及规模。

第二条 规划期限

近期:20142020年;

  远期:20212030年。

第三条 规划范围

本项目规划范围为兰考县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范围,包括中心城区建设建设用地,城市建设用地面积65.24平方公里。

第四条 规划编制原则

1、确定城市道路的技术指标和技术方案。

2、道路与用地协调原则:满足土地使用对交通运输的需求。

3、综合性原则:以主干路为骨架,次干路、支路为补充,实现城市交通的立体化发展;

4、可持续发展原则: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动态考虑城市道路的建设安排。

5、注重环境保护与造型协调原则:反应城市特点与传统,突出城市特色为主。

6、建设与管理并重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使城市道路在城市交通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第五条 规划目标

逐步建立立体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交通运输体系,强化城区在城乡协调发展中的整体性及主导性。优化完善路网结构体系,强化各区域空间、重要设施间交通联系,尤其是加快重要战略通道的衔接规划与建设实施,加快兰考县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第六条 规划理念

1、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综合发展的理念。

2、区域整体发展的理念。打造郑汴洛工业走廊东部节点城市,工、商、贸、旅综合发展的豫鲁交界地区中心城市,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3、以城市发展需要为导向,调整兰考县路网布局。通过道路建设强化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保持兰考县经济长期繁荣发展。

第七条 规划指导思想

1充分研究兰考县发展框架,确保规划编制的系统性、全局性、前瞻性。

2在满足交通需求的情况下,力求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确定兰考县城乡交通供给的合理规模。

3通过道路功能的合理划分和道路网布局的优化配置,实现不同性质的交通流空间上的分离。

4基于过境交通的疏导、对外交通环境的优化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三个层次追求规划道路网结构的合理布局。

5研究道路网络服务范围、与周边区域道路网的衔接、城市出入口的数量和布局等问题。

6理顺道路网结构关系,建立服务于城乡一体化交通的道路网等级层次结构。

第2章 城市交通需求预测

第八条 交通需求预测目的

为完善兰考县道路网络,满足兰考县交通发展的需要,及将来地区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第4章 中心城区道路系统规划

第十五条 道路系统规划原则

1、选择合理的技术标准和城市道路交通增长速度,确定城市道路的技术指标和技术方案。

2、处理好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合理处理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

4、结合已确定的道路红线宽度,选择合理的道路横断面形式和尺寸。

5、使道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设计相互协调,妥善处理地下与地上设施的矛盾。

6、在道路设计中考虑残疾人的使用要求。

7、尽量避免与规划相矛盾的临时性措施,以免给将来的发展造成困难。

8、结合现状地形,合理进行道路竖向设计,减少土石方工程量,节约建设成本。

第十六条 道路系统规划目标

1疏导过境及出入境交通,构建中心城区30分钟交通圈——构建外围环路路网系统,满足城市外部过境交通、货运交通、物流等果种类型交通需求。

2增强城区组团间的交通联系,梳理各组团间对外交通出入口——增加组团间骨干路,保证组团间的畅达关系。

3协调城区组团内交通联系——根据不同组团发展定位,进一步优化组团内部路网,同时兼顾生活性和交通性出行需求。

4改善老城区交通——将汇集交通流引导至周边予以疏散。

第十七条 道路分级体系

兰考县城市道路分为三级,分别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第十八条 城市道路网布局规划

未来中心城区与将形成“一环、两带、两轴、四区、多中心”的空间布局,随着城市的空间发展,构建“十横、七纵、一环”的道路主骨架。

十横:光裕大道、文体路、兴兰大道、考城路、兰阳路、中山路、车站路、华梁街、中州路、科技路。

七纵:迎宾大道、裕禄大道、黄河路、学院路、济阳大道、文兴路、东明大道。

一环:城区外围的环路,由规划G310G220G106金牛大道围合而成。

第十九条 城区主干路规划




第二十四条 交叉口规划原则

1以整体路网交通组织为依据,满足相交道路的交通需求,同时兼顾相邻道路及交叉口的集散能力;

2根据路权优先的原则,保障主要流向交通流的畅通;

3交叉口用地规模的控制应考虑城市现状及未来的发展,在建设形式上可分期实施;

4立交规划应综合考虑城市用地状况和对其他交通系统的影响,在城市中心区尽量减少大型立交布局;

5平面交叉口规划应预留红线拓宽空间,增加单位道路面积通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