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市玉器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

  • 上传用户: err
  • 文件类型:pdf
  • 资料大小:4.65M
  • 上传时间:2021-05-17
  • 标签:玉器产业,消费市场,零售市场,民族精神,市场萎缩
中国梦,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
重要的执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
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
建设。
特别是在文化建设层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扶持、保护和发扬,
可谓是“中国梦”的方向之源、实践之基、复兴之本。而思想、文化需
要转化为被主流消费人群所接受的文化产品,才能更易于传播,才能产
生更为广泛的影响力。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玉为
中心载体的玉文化,不仅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 也成为中
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就信宜南玉来说,其外形之独特天成,其色泽之厚重端庄,其质
感之浑厚内敛,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审美一脉相传,信宜南玉是属
于中国人的玉石。对信宜玉器产业的发展振兴,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
传承发扬"和"中国梦的伟大复兴"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紧密相连的
重要战略工程。
编 委
2018 年12
信宜市玉器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专家评审稿-修订版
第一章 总 论
一、规划背景与意义
(一)规划背景
广东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随着各类传统产业生产能力的相对饱
和以及消费升级的迭代升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品牌要求越来
越高,因此,各个地方的产业培育与选择越来越强调本土性、产地性、
特色性、长远性等多重因素。信宜玉雕、南玉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不
但具有唯一性的资源基础,还是岭南玉文化的优秀代表,是典型的地方
特色产业和原地产品牌,因此,完全有条件打造成新时期信宜市重要的
的战略性产业、支柱性产业、主导性产业和特色性产业。
(二)规划意义
信宜市委、市府十分重视关注玉器产业发展。信宜市第三届第一次
党代会第一次会议把这一产业正式列入信宜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也作为
信宜、茂名特色产业的重点。然而,在过去相当长时期内,该产业发展
处于无序、粗放、小散、杂乱状态,产业布局缺少规划指引, 产业扩张
缺少土地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缓慢乏力,面对诸多瓶颈和挑战。为了进
一步挖掘该产业的发展潜力,充分激发该产业的市场价值, 科学促进该
产业的持续扩张以及做大做强,十分有必要研究和编制玉器产业发展的中
长期发展规划,这对于贯彻落实中共信宜市委、市政府相关会议精神以及
政策和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和提升产业
竞争力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11信宜市玉器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专家评审稿-修订版
一是有利于进一步明确玉器产业到底有哪些现状和问题、优势和
机遇等,从而全面了解在信宜经济发展中的真正地位和作用,便于制
订正确的产业政策和决策体系;
二是有利于进一步明确信宜玉器产业在近期和未来相当长一段
时期内的发展方向、目标、路径和举措,从而便于选择科学的玉器产
业发展模式和道路;
三是有利于进一步明确玉器产业与旅游产业、精密机械制造其他
主导地位的关系,从而便于进行整体的产业布局和产业安排,理顺新
期信宜产业发展的内在关系。
二、规划对象与范围
(一)规划对象
本规划所指的玉器产业,泛指与玉器相关的,包括勘探采掘、原
料加工、创意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商贸流通、品牌推广、销
服务等各个环节在内的产业总和。这里的玉,既是一种原材料,也 是一种
产品,是包括信宜南玉在内的所有玉种,但核心品种是指信宜南玉。
信宜南玉,简称为信宜玉、南方玉、南玉,因其原产于广东省信宜
市,故有此名。它与河南南洋玉、新疆和田玉齐名,并称为中国四大名
玉。信宜玉是岫玉中的一个品种。与辽宁岫玉同属蛇纹石质玉石, 但颜
色常与岫玉不同,色调暗绿至褐绿。信宜玉含有少量金云母、滑石、方解
石、透闪石、绿泥石、绿帘石等。有黄绿、青绿、黑色等多种颜色。信
宜玉因出产地质条件差异而不同质地。信宜玉其独特之处
12信宜市玉器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专家评审稿-修订版
在于色泽温润,颜色美观,质地细腻,硬度适中,能加工成很薄的器
件,适用于制作工艺玉雕及首饰。制作大型玉雕座件和中小型陈设玉
时常被列为首选玉种。
(二)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覆盖信宜市全境。信宜市于 1995 年 9 月经国务院批
准撤县建市。信宜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茂名市北部,东与阳春相接,
南与高州交界,西与广西北流、容县毗邻,北与罗定市、广西岑溪市接
壤。全市土地面积 3101.7 平方千米。现下辖镇隆、水口、北界、金垌、
丁堡、池洞、白石、大成、怀乡、洪冠、茶山、朱砂、贵子、平塘、钱
排、合水、新宝、思贺 18 个镇和东镇街道办 1 个街道办事处。市政府
驻东镇街道办。2017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 148.3 万人, 常住人口
99.68 万人。
图 1 信宜市区划图
三、规划依据与期限
(一)规划依据
《茂名市培育壮大工业主导产业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 年)》;
《信宜市培育壮大工业主导产业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
13信宜市玉器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专家评审稿-修订版
14
年)》;
《信宜市 2017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 2018 年
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7
年信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
年信宜市政府工作报告》
(二)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 2018—2025 年。
四、规划思路与重点
(一)规划思路
本规划根据产业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等一般原理,
从产业发展阶段分析入手,从产业发展水平、产业规模、产业链构成、
产业服务等角度,判断当前信宜市玉器产业的整体现状和问题,然后结
合目前所具有的优势和面临的机遇,明确发展方向、目标和任务, 在此
基础上,进行产业总体布局规划和重点项目规划,并提出相应的配套措
施和对策体系。
(二)规划重点
本规划试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查找信宜玉器产业发展的重
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分析影响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明确制约产业发展
的短板和重点难点问题,明晰促进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关键点、切入点,
并试图产业链、价值链等协同发展的角度,科学判定信宜玉器产业发展
与规划布局的方向,重点就产业园区、产业带、产业聚集区、产业节点等
提出合理有效的规划。信宜市玉器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专家评审稿-修订版
第二章 信宜市玉器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目前信宜玉器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各种产业要素正在快速聚集,
新业态新模式正不断涌现,产业发展水平正在不断提升,从产品到规
模、从质量到品牌、从产业到市场,信宜玉器产业正进入关键的爬坡期,
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电子商务、消费环境的变化,产业粗放发展带来
的问题也正逐步显现。
一、信宜市玉器产业发展历史
尽管信宜玉器产业发育史有二百多年,但现代产业化、工业化进
程并不长,总体来说,与整个区域工业化进程相一致,产业发展水平
处于成长初期,正处于即将进入高成长阶段的关键转折期。
(一)传统玉器产业形成期
信宜玉器产业的萌芽期较早,有二百多年历史。根据清光绪《重
修信宜县志》载:“咸丰六(1856)年,夏、大雨,德围(现金垌镇)
山崩、出石、青绿色,……土人以之制器。”当时以原始的手工加工方
法,使用河沙和石头磨制一些香炉、手镯等玉器,造型简单,雕琢粗糙,
多在当地圩镇的铺头摊档出售,未能跻身大雅之堂。
信宜玉雕、南玉产业发展的真正起步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旬,
当时信宜县正式成立玉雕厂(二轻企业),开始生产经营玉器。早期的玉
器产业基本上以生产加工为主。最初使用的工具材料是河沙和石器,后
来用金钢沙和铁器。它由原始的手工业逐步演变为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
并发展到应用电子超声波设备。生产工序运用钻、吸、
15信宜市玉器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专家评审稿-修订版
挖、车等一系列新的生产工艺,使信宜玉雕业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尤其以玉碗、玉杯的制作新工艺和炉熏的生产制作工艺,在玉器行业中
独占鳌头。通过更新设备,提高了南玉工艺品的艺术水平、生产能力、
产品档次和竞争能力,使南玉工艺品进入大雅之堂而驰名中外。
在这一时期,信宜玉器产业初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尤其是生产
出来的南玉工艺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风格。品种有自然逼真的
仙桃盆景;有北国的飞禽走兽,南方的花鸟鱼虫;有优雅别致的茶具,
时款新颖的组合餐具、精巧玲珑的首饰;还有久负盛名的“薄如 纸、水
上漂”的玉碗,古香古色的仿古炉瓶。由工艺美术师骆雪风最新设计
的金镶玉、木镶玉产品最受市场的欢迎。
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作之一有玉雕仙桃盆景。1986 年 1 月,原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信宜市时,特别欣赏这一特大玉雕盆景。自
此,该产品被选送到中南海紫光阁长期陈列。此外,被《山西青年》杂
志评选为“全国之最”的巨型龙珠佛塔,也是经典代表作之一。该作品
高九层、3.5 米,底宽 1.8 米,全塔共用 20 万颗大小不等的玉珠精装
缀成。每层塔内设一尊佛像、气势磅礴,珠联璧合。佛塔正面两侧各有
49 级阶梯。塔身共 11 层,层层有拱门、栏杆、飞檐、瓦楞和重滴。每
层中央有袒胸露腹、笑容满面的勒弥佛。66 个大小不同的挂钟,分别挂
在每层的檐角,全塔选料上乘,造型优美,装饰华丽, 古雅别致,被誉
为“中华的世界第一”的高级艺术珍品。
这一时期的产品主要销售至全国各地的友谊商场和友谊宾馆,同 时,
作为外贸主要产品出口,为当时我省出口创汇作出了贡献。
16信宜市玉器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专家评审稿-修订版
(二)传统玉器产业繁盛期
信宜市南玉产业鼎盛时期是1996 年至2005 年前后,约十年时间。
这一时期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也正值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
期,在市场因素的激发下,传统玉器产业受需求拉动,形成巨大的财富
效应,再加上二十多年的产业积累,从而形成了信宜产业市场的第一轮
繁盛期。
这一时期发生了三件比较重要的事件,促进了该时期信宜玉器产
业的繁荣。一是 1996 年10 月,由国家轻工部、省轻工厅和信宜市政
府联合主办,在信宜举行了首届“中国南玉工艺节”;二是建设玉都
贸城。2004 年 9 月 10 日《茂名日报》曾以“巧夺天工 信宜南玉工艺
品驰名中外”为题报道。为推动信宜南玉工艺的发展,信宜市政府把玉
器列为信宜十大出口商品基地并加以扶持,制订相应的措施, 建设玉
都商贸城,有铺位 120 多间,形成粤西最大的玉器专业市场, 使之成
为信宜市地方经济网站的一大支柱产业;三是信宜玉雕厂并入信宜县工
艺厂后,生产潜能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快速释放,同时期生产工艺品种达
1000 多个。
这一时期玉器产业发展最大的特点是生产工艺的改进和创新。由
原始的手工业逐步演变为机械化和手工结合生产,并发展到应用电子
超声波设备加工。生产加工工艺的发展使信宜玉雕业发展到一个新的水
平,并初步形成了以高、中、低档和大、中、小相结合为特征的加工
产业体系。包括海南省通什市民族文化村设计的汉白玉观音;茂名市总
工会的巨幅壁画;广州白天鹅的聚宝塔;雷州青年运河的巨型仙
17信宜市玉器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专家评审稿-修订版
18
鹤;信宜市淘金湾广场的十二生肖等产品。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作是
1997 年接受广东省政府委托定制的香港回归纪念品,即采用南玉精
工制作了特大型龙船“一帆风顺”,以及 1999 年制作的澳门回归礼品
——九州同心。这一时期,也是南玉产业在传统产业发展环境下的高
期鼎盛期。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信宜玉雕加工企业从开始的三家发展到
600
多家,全市从事玉器工艺生产与销售的企业超过
1000 家,从业人员
超 10000 多人,其中直接从事加工销售约有 7000
多人,包装、木雕、
刻字、运输等配套从业人员约 3000 人,其中雕刻艺人 1200 多人。全
市有 5000 多台玉磨机和各种机械设备。每年进入信宜参观消费、批发
销售玉器系列产品的人员约有 30~50 万人次。初步形成了以南玉工艺
总公司为龙头,农民街、商贸城、新车站为集销点的南玉产销体系,产
品远销国内外。南玉工艺产品多样化,主要有花卉、人物、兽口、雀鸟、
宝石景泰蓝等 17 类,6000 多种花色品种。信宜玉雕不仅以南玉为主,
信宜商人还走南闯北,从国内外购进北玉、岫玉、玛瑙、和田玉、河南玉、
湖北黄玉、翡翠等各种玉石回信宜加工。鼎盛时期, 曾试过每年单是消耗
玉石材料达 6000 多吨,年销售额超过 10 亿元。
(三)传统玉器产业转折期
这一时期是信宜玉器产业的低迷期。其表现特征就是相比于1996
年至 2005 年这十年的盛况,整个玉器产业在这一阶段出现明显的下降
萎缩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一时期,信宜玉器加工企业关闭一半以
上;技术人才流失三分之二,主要流向了肇庆四会、佛山平洲、信宜市玉器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专家
广州番禺等地,甚至有些流向了粤东揭阳以及回流到河南南阳等产
地;外地来信宜进行玉器采购以及旅游购物的客商,每年从 30 万人
以上直降为 10 万人左右。玉器市场及商业街,也出现明显的萧条景
象。由于市场萎缩和技术人才的流失,导致设备更新缓慢,产业化、
规模化进程受阻,从而使传统的产业优势难以发挥,曾经极富盛名的品
牌优势也出现退化迹象。全市生产产值也一度从 10 亿元以上下降
至 5 亿元左右。
导致这种情形出现的深层原因是产业环境出现了巨大变化。以
2001 年中国加入 WTO 为起点,中国市场环境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
再经过三年多的市场大变革,至 2005
年中国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基本
结束,进入大转折期。2006 年至 2015
年,是中国市场和产业大转型
的关键十年,是中国人均收入从 3000 美元向 8000 美元跨越即从温饱
阶段向小康阶段过渡的关键十年,更是中国珠宝玉器产业发展的黄金十
年。在这一时期,大量的传统企业和传统产业,由于不适应市场经济
的变化,而进入停滞、迷茫、阵痛期。一旦没有跟上节奏,错失产业高
涨期,就会出现产业衰退、人才流失、企业关闭、市场萎缩等一系列现
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