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西民用机场建设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 上传用户: 2222222
  • 作 者:民用机场、水土保持、湘鄂黔渝四省市交界处
  • 文件类型:pdf
  • 资料大小:2.92M
  • 上传时间:2021-03-19

1.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湘鄂黔渝四省市交界处,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矿产、森林和水能等自然资源富集。但该州州域面积较大,地形复杂,地面交通以公路为主,缺乏快捷的对外交通方式。受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条件等因素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湘西民用机场的建设是促进旅游业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促进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完善综合交通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的需要,符合《长江经济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和《民航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1.1.2 项目基本情况本工程位于吉首市西北方向的花垣县花垣镇,至吉首市直线距离 29km,至花垣县县城直线距离 11km。跑道中心点坐标为 E109°31′9″N28°29′47″,跑道标高695.00m701.00m本工程为新建民用机场项目,建设规模为:飞行区等级指标 4C,新建一条长2600m 的跑道。航站区按满足 2025 年旅客吞吐量 30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 450t 的目标设计,新建 3000m2 航站楼一座、站坪机位 4 个;配套建设通信、导航、气象、供油、消防救援等辅助生产设施。机场主体工程由飞行区工程、航站区工程、净空工程和场外附属工程组成,其中场外附属工程包括进场道路、场外供电、场外通讯、场外供水、场外排水等,场外配套设施工程及征地拆迁等由地方政府配套建设,不纳入本方案报告书。本工程主体设计总占地面积 187.04hm2。其中永久占地 142.54hm2,临时占地44.50hm2。本工程土石方挖方总量为 1663.64 m3(含表土收集 38.17 m3),填方总量1663.64 m3(含表土回覆 38.17 m3),经土石方平衡后无弃方和借方,因此本工程无弃渣场、取土场。本工程建设总工期为 36 个月,计划 2017 5 月开工建设,2019 12 月完成土建施工,2020 5 月竣工验收。湖南湘西民用机场建设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湖南湘西民用机场建设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2本工程总投资 16.69 亿元,其中土建投资 9.85 亿元。投资资金中 1/3 来源于国家中央预决算资金,1/3 来自民航发展资金,1/3 由湖南省和湘西州政府解决。本工程建设征地涉及花垣县花垣镇老天坪村,涉及人口 242 户,723 人,其中机场场址范围内 18 户,102 人,场址范围外受飞机起降影响的有 224 户,621 人。影响各类房屋面积 28488m2,涉及坟墓 37 座,220kV 高压线路 32km 110kV 高压线 21km移民安置及专项设施迁复建由地方政府负责,相关水土流失防治责任由地方政府承担。1.1.3 项目前期工作及方案编制情况本工程项目法人为湘西厚驿机场有限责任公司,主体工程设计单位为上海民航新时代机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阶段为可行研究阶段。2013 8 月,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了《民航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将湘西(里耶)机场纳入十二五前期研究的新增范围。2014 7 月,中国民用航空局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湖南湘西主持召开了《湖南湘西民用机场选址报告》的评审会。2015 2 月,中国民用航空局通过《关于湖南湘西机场的批复》(民航函[2015]125)(附件 1)对机场选址进行了批复。2015 4 月,主体工程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湖南湘西民用机场建设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5 30 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预可报告的评审。2016 10 月,国务院以《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同意新建湖南湘西民用机场的批复》(国函[2016]169 )同意本工程建设,详见附件 22016 10 月,主体工程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湖南湘西民用机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6 11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该项目可研报告进行了评估,主体工程设计单位根据专家评估意见进行了相应修改。受湘西厚驿机场有限责任公司委托(详见附件 3)2016 12 月,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承担了本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组织了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查勘、调查、资料收集等前期工作,以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基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 50433-2008)规范要求,于 20173 月编制完成了《湖南湘西民用机场建设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湖南湘西民用机场建设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湖南湘西民用机场建设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31.2 项目区概况项目区位于武陵山脉中断,地貌类型为白云岩、灰岩形成的低山与中山溶蚀侵蚀地貌,地势总体中间高两端低,海拔高度 525.00m765.00m,相对高差 150m,地形坡度多在 15°35°之间。机场场址范围内地层主要为台地相区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群白云岩和奥陶系下统灰岩地层。项目区所处大地构造为扬子淮地台滇黔川鄂古坳陷区的东南部,区内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项目区地震峰值加速度小于 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其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项目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根据花垣县气象局的气象资料(1981 年~2013 )分析,年平均气温 16.3℃,最热月平均气温 26.7℃,最冷月平均气温 4.6℃,极端最高气温 40.5℃,极端最低气温-15.5℃,大于等于 10℃积温 5529℃,年平均降水量 1349.8mm,年平均蒸发量为 1031.9mm,年平均无霜期 279d,全年主导风向为ENE,年均风速为 1.0m/s,雨季为 4 月~9 月,平均降雨量 998.6mm,占全年降雨量73%项目区土壤主要以石灰岩发育的黑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黄壤为主,土壤可蚀性因子 K 值分别为 0.310.430.290.360.260.30。项目区表层土厚度 0.15m0.50m项目区植被类型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根据水土保持专项调查,项目区主要乔木有桤木、青冈、乌桕、圆柏、杉木等,主要灌木有山茶、悬钩子、火棘等,主要草本植物有丝茅、狗牙根等。项目区林草覆盖率 79.14%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项目区属水力侵蚀类型区的南方红壤丘陵区,容许土壤流失量为 500t/km2·a。本工程项目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734t/km2·a,水土流失以轻度、水力侵蚀为主。1.3 防治标准及目标值本工程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的通知》(办水保[2013]188 ),本工程项目区属武陵山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根据《湖南省水利厅关于湖南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定公告》,本工程项目区属沅水中游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湖南湘西民用机场建设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湖南湘西民用机场建设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4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流失防治标准》(GB 50434-2008)的规定,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建设类项目一级标准,防治目标值为:施工建设期土壤流失控制比 0.7、拦渣率 95%;设计水平年(试运行期)扰动土地整治率 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98%、土壤流失控制比 1.0、拦渣率 95%、林草植被恢复率 99%、林草覆盖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