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科技企业碳中和责任研究报告

  • 上传用户: err
  • 文件类型:pdf
  • 资料大小:9.23M
  • 上传时间:2021-09-23
  • 标签:科技,企业,碳中和,交易市场,清洁能源,二氧化碳
二十一世纪中叶实现全
球碳中和的伟大目标,
不能仅仅依靠政府以及
碳密集型产业自身的节
能减排,科技企业作为
社会科技创新主体,应
承担起助力社会实现碳
中和目标的重任。
本章介绍了碳达峰碳中
和的背景,阐述了科技
企业参与碳中和的贡献
与驱动因素,提出科技
企业有能力、有责任承
担社会碳中和的重任。
梳理各类型科技企业在
碳中和进程中的责任与
定位,研究科技企业实
现自身碳中和与赋能其
他行业实现碳中和的作
用,并形成科技企业碳
中和全景图 。
4碳达峰、碳中和概念与关系
碳达峰: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
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
碳中和:当一个组织在一年内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技术应用达到平衡,
就是碳中和或净零二氧化碳排放。
科技企业碳中和责任
2021中国科技企业碳中和责任研究报告
5
在碳达峰时期,中国首要任务是调整经济结构,完成新旧动能转换,优先发展数字经济、高
新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低耗能产业,走一条绿色低碳产业发展道路。此外,碳达峰时期
应完成能源系统改革,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25%左右,新增加的能源需求应依靠非化石
能源增加满足,从而辅助二氧化碳达峰,形成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在碳
达峰过程中,发展与减排并行。
根据先进经济体经验,在实现碳达峰初期,企业应该有碳披露与碳监测意识。此外,前期所
做的减排努力越多,后期的压力相对越小,转型所需的时间就越短。
在此期间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减低碳排放:提能效、降能耗——推动数字化转型;尽量使用
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增加碳汇的同时努力研发碳捕捉、利用、封存、固定技术。
进入碳中和后,主体应在碳达峰的基础上进行严格减排标准。同时,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CCUS)技术、直接空气捕获(DAC)技术逐渐成熟,应用于抵消二氧化碳的进程。
碳达峰与碳中和关系
严加控制、持续减排,
发展CCS、DAC技术
至成熟应用
产业结构升级
就业结构升级
消费
结构
升级
任务1:经济结构调整
任务2:能源系统改革
能源消费升级
能源结构转型
能源体制改革
能源技术创新
&
破解资源匮乏
第三产业占比提高
碳排放密集型产业转型
人才结构调整
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民众参与碳事业
能源
消费
升级
基础
驱动
中国化
能源
非化石
源协
互补
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能
源结构
碳达峰
碳排放模式图
经济发展与碳排放
脱钩的拐点
......
社会经济的增长需要发展工业化,而工业化的过程必然伴随高强度的碳排放。因此,碳减排
对于尚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来说,将对经济发展带来制约。为了减轻碳减排对于社会经济
的影响,不能直接进入碳中和阶段,应以碳达峰过程为过渡。
来源:公开资料,亿欧智库
碳达峰与碳中和概念
碳中和全球碳排放现状
0
5
10
15
20
25
30
35
1990
2000
2005
2010
2015
2018
2019
中国
美国
欧盟英国
印度
俄罗斯
日本
其他
亿欧智库:全球二氧化碳历年排放情况(GtCO2eq)与累积排放情况(GtCO2eq)
科技企业碳中和责任
2021中国科技企业碳中和责任研究报告
6
57.1%
13.6%
57.5%
12.2%
17.5%
2.8%
26.6%
19.3%
37.6%
28.4%
22.0%
35.6%
32.5%
39.8%
7.7%
31.5%
6.1%
53.7%
24.3%
16.2%
21.1%
15.9%
17.3%
8.0%
12.1%
22.6%
48.5%
12.4%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中国
美国
印度
俄罗斯
德国
法国
日本
总(10^8t 油当量) 原煤 原油 天然气 非化石能源
亿欧智库:各国能源消费结构对比(左)以及不同能源发电碳系数(右)
中国碳排放已居世界第一。对于发达经济体,早已开始着手碳排放控制工作,已经能维持碳
排放积累量稳定不再增长。但根据二氧化碳累积排放量,发达经济体在前两次工作革命,尤
其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后,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近二十年来的碳排
放量增长较快,但美国、欧盟、英国等经济体碳排放累积量仍居世界前列。实现碳中和,不
应仅看眼前,过去、未来的发展责任都应考虑在内。碳中和责任需要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
济体共同承担。
纵观全球,发电消耗是二氧化碳最大来源。发达经济体(美国、欧盟)二氧化碳次要来源为
交通运输、建筑消耗,发展中经济体(中国、印度)次要来源主要集中于工业燃烧。
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其次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尸体。从各国
的能源消费结构可以看出,国家发展主要依靠化石燃料,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如风能、
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如氢能、核能)的使用空间仍有待开发,全球消费水平也仅占14.5%左
右。法国非化石能源的占比最突出,接近50%,但其中36%以上为核能的使用,核能的使用
在我国仍存在争议。
根据各类能源发电排碳系数,中国正在布局的风电、光伏发电等碳排放量远低于燃煤发电与
燃气发电。无论是缺油少气能源告竭的现状,还是全球达成的减排低碳共识,都驱动我国可
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步伐。
数据来源:Emissions Database for Global Atmospheric Research,Global Change Data Lab,亿欧智库
数据来源:BP,《全球能源消费结构近十年数据对比分析》_梁玲,亿欧智库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1840
1880
1950
2019
1kWh电
燃煤
发电 1200gCO2eq
燃气
发电
600gCO2eq
力发电
7gCO2eq
5gCO2eq
能发电
15gCO2eq
力发电
75gCO2eq
伏发电科技企业碳中和责任
2021中国科技企业碳中和责任研究报告
7
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2016年4月22日在纽约签署
气候变化协定《巴黎协定》。《巴黎协定》提出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
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
以内,逐步实现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Net-Zero Carbon)
,即碳中和(Carbon Neutral)目标。
重要举措
n 各国将以自下而上式的“国家自主贡献”(INDC)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不再进行自上而下式强制性分配。
n 2018年建立一个对话机制,盘点减排进展与长期目标的差距,以便各国制定新的
INDC
n 2023年后,每5年进行一次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总体盘点。
2020年12月11日,欧盟在布鲁塞尔峰会上就更高的减排目标达成一致,决
定到2030年欧盟温室气体排放要比1990年减少至少55%,到2050年实现
“碳中和”。
要举措
n 在2020年12月的欧盟峰会上,27个成员国领导人就更高减排目标达成一致,即
2030年其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将从此前设立的目标——比1990年的水平减排40%,提
升到至少55%
n 新一届欧盟委员会公布“欧洲绿色协议”,提出欧盟集体将在2050年率先实现“碳中
和”的政治承诺。这项承诺将按照欧盟立法程序,将提出立法草案,至此,欧盟也将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明确立法实现碳中和的联盟
n 在欧盟组成国成员里,许多国家都是碳中和领域的先锋。在世界仅有的碳中和立法的
国家里,欧盟中的瑞典、法国和丹麦就已经明确立法之际将在2045年、2050年、
2050年分别实现碳中和,而西班牙将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立法也正在推进中。
n 欧委会还联合欧洲投资银行旗下的欧洲投资基金启动了总额为7500万欧元的“蓝色投
资基金”,为活跃于蓝色经济中的初创企业、中小企业等提供股权融资,以支持企业
研发创新。此外,欧洲还积极推动产业技术革命,如推动汽车电动化进程,在钢铁行
业开启技术革命,推进可持续智能交通战略等。
n 欧洲在7个战略性领域开展联合行动,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清洁、
安全、互联的交通,发展竞争性产业和循环经济,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发
展生物经济和天然碳汇,发展碳捕获和储存技术以解决剩余排放问题。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EUETS)是欧盟气候变化政策的一个基石,是其应对气候变化、以
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减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工具。该体系是世界首个主要的、也是目前最
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其具有如下特点:
n 运行于所有欧盟成员国,以及冰岛、列支敦士登和挪威(后三者为欧洲经济区和欧洲
自由贸易区EEA-EFTA国家)。
n 限制上述国家电力部门和制造业大约1万个设施的排放,以及在这些国家间运营的航空
公司。
n 涵盖约40%的欧盟温室气体排放。
欧洲碳交易市场
全球碳中和发展现状与目标科技企业碳中和责任
2021中国科技企业碳中和责任研究报告
8
中国在2020年9月22日召开的联合国大会气候雄心峰会上第一次向国际社会表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之后表示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
65%以上。
重要举措
n 2020年12月16日-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表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是2021年八项重点工作之一。
n 2020年12月20日生态环境部表示抓紧制定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加
快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n 2020年12月21日国务院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指出全面推进
能源消费方式变革,构建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
n 2021年1月20日国家发改委表示,2021将从六个层面(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加快推动
产业结构转型、着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速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健全低碳发展体制
机制、努力增加生态碳汇)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n 2021年3月1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碳
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美国碳排放2007 年达峰。拜登政府宣布美国承诺,到2035年,通过向可再生
能源过渡实现无碳发电;到2050年,美国实现碳中和。
n 美国提出的《美国零碳排放行动计划》中提到:技术方面,美国计划采用法规与市场
激励手段来刺激创新、推广零碳排放技术;在美国联邦制基础上,要求联邦政府与各
州及地方政府共同协作、目标一致、互相配合;外交上,美国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
在全球化框架下讨论气候变化与治理问题;优化产业政策,合理并积极利用政府影响
力来促进高科技产业和高新技术发展。
n 拜登政府计划拿出2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并叫停
90亿美元的美加输油管道项目Keystone XL。
n 2005年12月,美国康涅狄格、特拉华和缅因等7个州签订了区域温室气体倡议(RGGI)
框架协议,形成了美国第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温室气体排放贸易体系。2007年2月,
美国加州等西部7个州和加拿大中西部4个省签订西部气候倡议(WCI),WCI建立了包
括多个行业的综合性碳市场。
n 美国建立了负责碳足迹业务的碳注册机构美国气候注册办(TCR)、碳抵消的机构气候行
动储备(CAR)、碳登记的机构美国碳注册处(ACR)、核证标准协会(VCSA)、交易所等。
美国碳交易市场
重要举措
n 2021年1月5日生态环境部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中国碳市场第一个
履约周期正式启动,首个履约周期涉及全国2225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
n 2021年2月1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施行。中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
周期正式启动。首个履约周期从1月1日开始,到12月31日结束,首个履约周期涉及全
国2225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
n 2021年3月17日中国碳交易市场架构明朗:交易中心在上海,注册登记中心在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