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东莞市半导体、光伏组件生产设备零配件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 上传用户: err
  • 文件类型:pdf
  • 资料大小:1.1M
  • 上传时间:2021-06-05
  • 标签:半导体,光伏组件,生产设备,零配件,危险化学品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生产过程危
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危险、有害因素分为 16 类: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
坍塌、放炮、火药爆炸、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
伤害。
3.3.2 可能发生事故类型的分析
根据物料分析的结果,结合该项目实际的物料(燃爆性、腐蚀性)
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对照《危险、
危害因素》的内容,该项目工艺过程、装置、设施和场所中存在的危险、
危害因素有:
1)车辆伤害:原料和产品进出厂均采用汽车运输。运输车辆在厂区
内行驶中可能引起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飞落、挤压伤亡事故。
2)机械伤害:在生产过程中,各种机械设备的部件可能直接与人体
接触引起夹击、碰撞、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
3)触电:设备、设施的带电部位裸露、漏电等导致人员触电伤害,
以及防雷设施失效导致的雷击伤亡事故。
4)灼烫:项目涉及的盐酸、氢氟酸、硝酸、氨水、双氧水、硫酸等
腐蚀物质可引起的人体内外化学灼伤(包括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吸入、
食入等途径导致的灼伤)。另外,熔射、修整、烘干等工序需要高温下
47东莞市世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进行,存在高温设备,人员直接接触高温设备可至高温烫伤。
5)火灾:生产、储存过程中的部分物质属于乙类火灾危险性物质,
火灾危险性较大。此外,公司使用丙类火灾危险性物质及大量电气设备,
也有可能发生火灾事故。
6)化学性爆炸:该项目中的双氧水属于强氧化剂,过氧化氢本身不
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
7)容器爆炸:该项目使用压缩空气吹扫,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温
度、压力控制失灵,则可能导致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超压爆炸。
8)物体打击:该项目操作人员在搬运、日常操作和检修施工中,工、
器具放置不当,在防护措施不到位、标志缺陷、操作不慎等情况下,会
使工、器具等物件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产生运动,如工、器具等物
件砸、挤、压等,可致使人员受伤,甚至死亡。
9)高处坠落:操作人员在检维修时可能需要登高作业,登高作业时
由于安全措施不到位、违章操作、不慎或失误等原因可导致高处坠落事
故。
10)噪声危害:该项目各类机械设备是主要噪声源,如果操作人员
长期高噪声环境中工作而无相应的防护措施就会造成噪声伤害。
综上所述,该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是: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触电、灼烫、火灾、化学性爆炸、容器爆炸、物体打击、高
处坠落、噪声危害等。其中,最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为火灾、灼烫、机
械伤害、触电。
48东莞市世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49
3.4 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的规定,
依据如下方法判定单元是否属于重大危险源: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
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
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
面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式中:
q1 , q 2      q 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t
Q1 , Q2      Q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t
该项目涉及的物质中,有双氧水属于重大危险源物质。重大危险源
辨识过程见下表。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一览表
物质名称
最大储存量 q(t)
临界量 Q(t)
q
Q
1
50%双氧水
0.5
50
0.01
合计:
2.9743905
Σ=q1/Q1 =0.01<1
由上表可知,该项目Σq/Q1,因此,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
源辨识》(GB18218-2009)辨识结果,该项目未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
危险源。
1
2
2
1
1
 
n
n
Q
q
Q
q
Q
q东莞市世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第四章 评价单元和安全评价方法
4.1 评价单元的划分
4.1.1 评价单元划分目的和原则
划分评价单元的目的是为评价对象和评价方法服务,是便于评价工
作的进行,有利于提高评价工作的准确性。因此,划分评价单元应考虑
安全预评价的特点,以自然条件、基本工艺条件、危险、有害因素分布
及状况、便于实施评价为原则进行。评价单元一般以生产工艺、工艺装
置、物料的特点、特征与危险和有害因素的类别、分布有机结合进行划
分,还可以按安全预评价的需要将一个评价单元划分为若干个子评价单
元或更小的单元。划分预评价单元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以危险、有
害因素的类别为主来划分;二是装置和物质特征为主来划分,但通常两
种方法都须使用。
4.1.2 评价单元划分情况
根据评价单元划分原则,本次预评价将划分为如下单元 2 个:
1)项目初步建设方案单元;
2)危险有害因素单元,并分 2 个子单元:自然条件单元和系统、
设备、装置单元。
50东莞市世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4.2 安全预评价方法的选择
4.2.1 安全评价方法选择原则
安全评价方法分为两种:定性安全评价方法和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安全预评价方法的选择原则是在认真分析并熟悉被评价系统的前提
下,选择安全预评价方法。选择安全预评价方法应遵循充分性、适应性、
系统性、针对性和合理性的原则。
1)充分性原则:充分性是指在选择安全预评价方法之前,应该充
分分析评价的系统,掌握足够多的安全预评价方法,并充分了解各种安
全预评价方法的优缺点、适应条件和范围,同时为安全预评价工作准备
充分的资料。也就是说,在选择安全预评价之前,应准备充分的资料,
供选择时参考和使用。
2)适应性原则:适应性是指选择的安全预评价方法应适应被评价
的系统。被评价的系统可能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评价的重
点各子系统可能有所不同,各种安全预评价方法都有其适应的条件和范
围,应该根据系统、工艺的性质和状态,选择适应的安全预评价方法。
3)系统性原则:系统性是指安全预评价方法与被评价的系统所能
提供安全评价初值和边值条件,应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也就是说,安
全预评价方法获得的可信的安全评价结果,是必须建立真实、合理和系
统的基础数据之上的,被评价的系统应该能够提供所需的系统化数据和
资料。
4)针对性原则:针对性是指所选择的安全预评价方法应该能够提
51东莞市世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供所需的结果。由于评价的目的不同,需要安全评价提供的结果可能是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发生概率、事故后果、系统
的危险性等,安全预评价方法能够给出所要求的结果才能被选用。
5)合理性原则:在满足安全评价目的、能够提供所需用的安全评
价结果的前提下,应该选择计算过程最简单、所需基础数据最少和最容
易获取的安全预评价方法,使安全评价工作量和要获得的评价结果都是
合理的,不要使安全评价出现无用和不必要的麻烦。
4.2.2 安全预评价方法的选择
根据评价的目的、要求和评价对象的特点、工艺、功能或活动分布,
以及《安全预评价导则》的要求,本次安全预评价拟采用如下评价方法:
1)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对该项目初步建设方案单元中的选址与
总平面布置进行评价、分析。
2)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分析该项目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事故出现的条件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其目的是辨识系统中存在的潜在危
险,确定其危险等级。
4.3 安全预评价方法简介
4.3.1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简介
安全检查表分析(SafetyChecklistAnalysis)是将一系列分析项目
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的状态,这些项目包括管理、技术、设
备、储运、操作等各个方面。
52东莞市世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安全检查表是基于经验的方法,内容包括标准、规范和规定,随时
关注并采用新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正确地使用安全检查表分
析法将保证每个环节符合标准、规范和规定。
安全检查表分析包括三个步骤:
1、选择或拟定合适的安全检查表;
2、完成分析;
3、编制分析结果文件。
分析人员通过确定标准的设计或操作以建立传统的安全检查表,然
后用它产生一系列基于缺陷或差异的问题。所完成的安全检查表包括对
提出问题的回答“是”、“否”、“不适用”或“需要更多的信息”。
定性的分析结果随不同的对象而变化,但都将作出与标准或规范是否一
致的结论。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潜在危险的一种有用而简
单可行的方法。常常用于安全生产管理,对熟知的工艺设计、物料、设
备或操作规程进行分析;也可用于新开发工艺过程的早期阶段,识别和
消除在类似系统的多年操作中所发现的危险。适用于项目发展过程的各
个阶段。
4.3.2 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法(PHA)简介
预先危险性分析(PreliminaryHazardAnalysisPHA)又称初步危
险分析,主要用于对危险物质和装置的主要工艺区域等进行分析。它常
常用于项目装置在开发初期阶段分析物料、装置、工艺过程以及能量失
53东莞市世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控时可能出现的危险性类别、条件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其目的是辨识系
统中存在的潜在危险,确定其危险等级,防止这些危险发展成事故。
其功能主要有:
①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
②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
③估计事故出现对人体及系统产生的后果;
④判定危险性等级,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的措施。
(一)预先危险性分析步骤
1)通过经验判断、技术诊断或其他方法调查确定危险源(即危险
因素存在于哪个子系统中),对所需分析系统的生产目的、物料、装置
及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进行充分详细的调查了解;
2)根据过去的经验教训及同类行业生产中发生的事故(或灾害)
情况,对系统的影响、损坏程度,类比判断所要分析的系统中可能出现
的情况,查找能够造成系统故障、物质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危险性,分析
事故(或灾害)的可能类型;
3)对确定的危险源分类,制成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4)识别转化条件,即研究危险因素转变为危险状态的触发条件和
危险状态转变为事故(或灾害)的必要条件,并进一步寻求对策措施,
检验措施的有效性;
5)进行危险性分级,排列出重点和轻、重、缓、急次序,以便处
理;
6)制定事故(或灾害)的预防性对策措施。
54东莞市世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55
(二)预先危险性等级的划分
在分析系统危险性时,为了衡量危险性的大小及其对系统破坏性的
影响程度,可以将各类危险性划分为 4 个等级,如下表所示:
级别
危险程度
可能导致的后果
安全的
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及系统损坏。
临界的
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不致于造成人员伤亡、系统损坏
或降低系统性能,但应予以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
危险的
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防范对策措施。
灾难性的
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及系统严重破坏的灾难性事故,必须予以
果断排除并进行重点防范。
(三)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时的几个要点
1)应考虑工艺特点,列出其危险性和危险状态:
①原料、中间和最终产品,以及它们的反应活性;
②操作环境;
③装置设备;
④设备布置;
⑤操作活动(测试、维修等);
⑥系统之间的连接;
⑦各单元之间的联系;
⑧防火及安全设备。
2)分析组在完成 PHA 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危险设备和物料,如燃料、高反应活性物质、有毒物质、爆炸、
高压系统、其他贮运系统;东莞市世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②设备与物料之间与安全有关的隔离装置,如物料的相互作用、火
灾、爆炸的产生和发展、控制、停车系统;
③影响设备和物料的环境因素,如地震、振动、洪水、极端环境温
度、静电、放电、湿度;
④操作、测试、维修及紧急处置规程,如人为失误的可能性,操作
人员的作用,设备布置、可接近性,人员的安全保护;
⑤辅助设施,如贮槽、测试设备、公用工程;
⑥与安全有关的设备,如调节系统、备用、灭火及人员保护设备。
3)使用 PHA 方法需要分析人员获得装置设计标准、设备说明、
材料说明及其他资料。PHA 需要分析组收集装置或系统的有用资料,以
及其他可靠的资料(如从任何相同或相似的装置,或者即使工艺过程不
同但使用相同的设备和物料)。危险分析组应尽可能从不同渠道汲取相
关经验,包括相似设备的危险性分析、相似设备的操作经验等。
由于 PHA 主要是项目发展初期(如概念设计阶段)识别危险,装置
的资料是有限的。然而,为了让 PHA 达到预期的目的,分析人员必须至
少写出工艺过程的概念设计说明书。因此,必须知道过程所包含的主要
化学物品、反应、工艺参数,以及主要设备的类型(如容器、反应器、
换热器等)。此外,装置需要完成的基本操作和操作目标的说明,有且
于确定设备的危险类型和操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