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游仙区乡村旅游环线建设项目 对四川游仙水禽湿地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自然生态 系统和主要保护对象 影响评价报告

  • 上传用户: 凯&文
  • 文件类型:pdf
  • 资料大小:13.76M
  • 上传时间:2021-05-28

2.3 项目基本情况2.3.1 项目位置及线路布局绵阳市游仙区乡村旅微软用户游环线建设项目 生态影响专题报告 绵阳市游仙区乡村旅游环线建设项目位于绵阳市游仙区,涉及游仙镇、新桥镇、街子镇和忠兴镇。项目工程线路(推荐线路 K 线)环线推荐线路起点位于在建省道 S205,由通村公路下穿绵遂高速后沿芙蓉溪东岸北上,经望江村三次跨越芙蓉溪沿河流西侧向北与G108 平交,利用现有胜黎路(县道 XB05)向北跨芙蓉溪至新桥镇,由新桥镇向东两次跨河后北上至中环线(县道 XB02),沿既有道路向东由堰塘湾跨河绕曹家湾经岳家村至街子乡,而后向东沿魏街路由杨家湾向南至任家大屋基(K20+750),接已有道路至绵梓路G108 国道);同时,环线起点至小堡桥(K16+200)处为公路新建,K16+200 至终点K20+750)为旧路利用路面加铺,线路全长 20.75km。此外,项目工程除环线建设外,还包含 3 条支线,分别是仙海支线长 0.270km;兰花公园支线长 0.763km;万鸿生态园支线长度 0.644km同时,绵阳市游仙区乡村旅游环线建设项目(推荐线路 K 线)先后 8 次穿越四川游仙水禽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实验区内线路总长 7.607km,其中:环线道路长 7.337km支线道路 0.27km2.3.2 项目建设标准、规模及内容(1)项目建设标准绵阳市游仙区乡村旅游环线建设项目环线公路段(除新桥镇段)、仙海支线、兰花公园支线、万鸿生态园支线公路段均采用双向两车道三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 40km/h环线公路段路基宽度 8.5m,路面宽度 7.5m,加铺段路基宽 7.5m,路面宽 6.5m。其余技术指标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执行。项目环线公路新桥镇区市政段采用城市次干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 40km/h,双向四车道单幅路,路面宽度 2×7.5m,人行道宽度 2×2.5m。其余技术指标按照《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执行。绵阳市游仙区乡村旅游环线建设项目路线桥涵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为:1)设计基准期:桥涵主体结构为 100 年;2)设计安全等级:一级;3)环境类别:Ⅱ类;4)设计洪水频率: 1/505)地震烈度:地震动参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0g,项目区地震烈度为Ⅶ度。项目新桥镇市政段 3 座桥梁按市政标准,设计荷载采用城-A 级,断面采用双向四车+人行道断面;具体为:新桥 1 号桥考虑绿道利用桥梁人行道,采用断面为 22m=0.5m(护栏)+3.0m(人行道)+15m(行车道及路缘带)+3.0m(人行道)+0.5m(防护栏);新桥 23 号桥绿道下穿为市政道路断面,采用断面为 21m=0.5m(防护栏)+2.5m(人行道)+15m(行车道及路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5 2 章 建设项目概况26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缘带)+2.5m(人行道)+0.5m(防护栏)。其余桥梁均按公路标准,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断面采用双向两车道+人行道断面,具体为:望江 12 号桥考虑廊桥景观及绿道下穿,采用断面为 16.8m=4m(景观廊带)+8.8m(行车道+路缘带)+4m(景观廊带);望江 3 号桥、东华村大桥及小堡桥考虑两岸村庄村民出行及景观设置条件,采用断面 15m=0.5m(防护)+3.0m(人行道)+8m(行车道+路缘带)+3.0m(人行道)+0.5m(防护栏)2.4 项目工程设计方案及技术标准2.4.1 路基工程绵阳市游仙区乡村旅游环线建设项目工程含环线公路和支线建设,其中环线道路全长20.75km;仙海支线长 0.270km;兰花公园支线长 0.763km;万鸿生态园支线长度 0.644km项目线路总长 22.427km(包含利用既有道路 4.55km 进行路面改造)。项目在可研及设计阶段,根据野外实地调查及结合沿线自然条件和项目特点,借鉴项目区其它公路工程设计、施工的成功经验,对路基进行了优化设计:1)路基的横断面形式应尽量适应地形,对自然横坡较陡的山坡或走廊狭窄 的沟谷路段,充分研究设计方案,尽可能减少对自然山体的开挖;2)路基防护结合工程地质条件采用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相结合的原则,确保路基稳定并与生态环境相协调。1)路基横断面路基标准横断面:绵阳市游仙区乡村旅游环线建设项目工程公路等级为三级公路;设计速度:40 km/h 30 km/h。根据道路沿线自然条件及项目特点,路基标准横断面依不同路段分别设计,具体为:一般填方路段:路基宽度为 8.5m,双向 2 车道,其中:行车道2×3.75m,土路肩宽 2×0.5m新桥市政路段:路基宽度为 20m,双向 4 车道,其中:中间带宽 0.5m,行车道宽 4×3.5m,路缘带宽 2×0.25m,人行道宽 2×2.5m桥梁加宽路段:路基宽度为 16m,双向 4 车道,其中:行车道宽 4×3.5m,硬路肩宽 2×0.25m,土路肩宽 2×0.75m旧路改建路段:路基宽度为 7.5m,双向 2 车道,其中:行车道宽 2×3.25m土路肩宽 2×0.5m护坡道和碎落台:项目环线道路填方边坡坡脚一般均设置护坡道,护坡道宽度采用1.0m;挖方边坡坡脚一般均设置碎落台,碎落台宽度为 1.0m加宽、超高方式:项目环线道路超高方式采用以绕路中心线旋转的方式。路面均按规定设置加宽,按 1 类加宽取值。用地范围:排水沟外边缘(无排水沟时为路堤或护坡道坡脚)以外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无截水沟时为坡顶)以外 1m,桥梁上部构造竖向投影外缘为用地范围。2)路基边坡填方路基边坡:本项目最大填方边坡高度 H<12 米,当填方边坡高度 H10m 时,边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31 2 章 建设项目概况32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坡按 1:1.5 坡率一坡到底;填方边坡高度 10mH12m 时,采用阶梯形,每 8m 分级,设置 1.5m 宽平台,上级边坡坡率采用 1:1.5,下级边坡采用 1:1.75 坡率。护坡道:为了养护和景观的需要,在设置填方边沟的路堤段坡脚与排水之间设置 1.0m 宽护坡道,并向外3%的横坡。不设排水沟时,在坡脚外预留 1.0m 宽作为公路用地。挖方路基边坡:根据沿线挖方路段的岩土情况,边坡设计首先以安全为原则,在尽量不增加特殊加固措施以及满足边坡绿化条件的前提下,边坡坡率将适当放陡,以减少占地、挖方以及对自然边坡植被的破坏。根据沿线地质构造、岩土性质、裂隙发育程度,结合沿线既有公路边坡稳定情况,本路段主要为土质和石质边坡,综合拟定挖方边坡坡率如下:1土质挖方路段边坡:项目区域内主要为粉土、粉质黏土,边坡坡率采用 11.02)石质挖方路段边坡:项目区域工程地质主要为强风化泥岩、砂岩,第一级边坡坡率采用 10.75第二级边坡坡率采用 11.0。除坚硬岩石外,其他情况均在分级处设置 2.0m 挖方平台。3)路基防护本项目公路全线无高填深挖路段,路基边坡防护以安全、经济、实用、美观且施工方便为原则,根据本段水文情况、工程地质条件及筑路材料来源情况,以保证边坡稳定为前提,以固土为本。尽量采用生物防护形式,达到固坡和营造公路绿色走廊的双重目的。根据本地区气候及植被特点,土壤条件,路基填料类型等,路基防护将体现绿色环保理念,在充分考虑边坡稳定的基础上,以植物生态防护为主,工程防护为辅。植物防护采用植草结合低矮灌木、蔓藤植物的立体防护形式,辅以少量花卉及观赏性植物。2.4.2 路面工程1)路面结构根据绵阳市游仙区乡村旅游环线建设项目工程道路现状实际,项目道路路面结构采用125px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厚度较大的半刚性基层,潮湿土基路段设置 375px 级配砂砾排水层,具体为:基层类型:半刚性基层;干湿类型:中湿(潮湿);表面层:100px 细粒式 SBS 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下面层:150px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基层:450px 水泥稳定碎石绵阳市游仙区乡村旅微软用户游环线建设项目 生态影响专题报告 底基层:450px 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垫层(中湿段/潮湿段):无/500px 级配碎石;总厚度:中湿段 1150px/潮湿段 1650px 2)路面附属工程无障碍设计:为建设城市无障碍环境,提高人民社会生活质量,确保残疾人能够方便、安全使用城市道路资源,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在人行道上设置盲道和无障碍坡道,方便残疾人行走。人行道在各种路口设单面缘石坡道,并与人行横道相对应。缘石坡道的坡面应平整,且不应光滑,坡道下口高出车行道≤10mm。人行道上设置盲道,具体设置为:1)指引残疾人行走的盲道为条形的行进盲道,在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及拐弯处设圆点形的提示盲道。2)提示盲道的设置为:行进盲道的起点和终点设提示盲道,其长度大于行进盲道的宽度。行进盲道的转弯处设提示盲道,其长度大于行进盲道的宽度。人行道中有坡道和障碍物时,在相距 0.3m 处设提示盲道。道路侧石、平石、界石:本工程采用仿石材料侧石、平石,其饱和抗压强度不得低于100MPa,安装缝宽度为 3mm。安装时,在直道上应笔直,弯道上应圆顺,无折角,顶面应平整无错开,不得阻水。